住冬暖夏涼的‘大別墅’、喝純凈無菌的礦泉水、吃品質優良的鮮魚蝦,還有專家教授“伺候著”……享受這樣優厚待遇的,是彭水縣大鯢科技專家大院裏的650尾娃娃魚。
日前,在漢葭街道易家壩村的鳳凰山下,記者有幸見到了這群身價高達700萬元的娃娃魚。
劍走偏鋒,村民要養娃娃魚
娃娃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的俗稱,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商品娃娃魚市場價高達3000元/斤。
2010年8月2日,多年來一直關注著娃娃魚特色養殖的漢葭街道白溪村二組村民李國紅,順利取得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馴養繁殖許可證》,並組建了彭水順裕珍稀水生動物養殖有限公司。
之後,李國紅以20多萬元的價格,全部收購了縣域內一家無證養殖戶40多尾大小不等的娃娃魚;並在距離老宅4公裏的漢葭街道易家壩村二組一個碩大的溶洞前,為娃娃魚建起了冬暖夏涼的“大別墅”——1360m2的立體馴養繁殖場——這裏有四季不盈不枯的山泉、氣溫常年保持在10—24℃,冬暖夏涼,空氣非常清新。
“所有的珍稀水生動物養殖中,娃娃魚無疑是最嬌氣的一種——只食新鮮魚蝦,水體要求非常嚴格,怕光怕熱不怕冷,還怕病媒細菌……”

自由自在生活在專家大院裏的娃娃魚。
“養殖娃娃魚投資大風險更大,稍有不慎就會血本無歸。”李國紅說自己養殖娃娃魚算是“劍走偏鋒”。
出師不利,痛定思痛強科技
2010年底,為了壯大養殖規模,李國紅花了5萬元從湖南引進了100尾娃娃魚魚苗。因為旅途勞累,他將剛平安運抵養殖場的魚苗托咐給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員,就去休息了。
半個小時後,那名管理人員驚恐地在電話裏告訴他:魚苗出事了!
等他趕到幼鯢養殖池,發現蝌蚪般大小的100尾魚苗幾乎都沒有呼吸了。他趕緊組織技術人員分析原因,初步確定是幼鯢養殖池池壁殘留的高濃度消毒液損害了魚苗的呼吸道。
經過一番急救,最終僅有2尾魚苗幸存了下來。
“這是養殖場第一次遭遇重大挫折,痛定思痛後得出一個結論——必須提高養殖場的科技指數。”李國紅說,“沒有科技支撐,養殖娃娃魚完全沒有成功的希望。”
在市縣科委、科協的大力支持下,2011年3月,這裏建起了重慶唯一一家大鯢科技專家大院。專家辦公室、檢驗室、閱覽室、專家休息室、培訓中心等,一應俱全。
2011年8月份,在專家的指點下,經過人工催產,養殖場的12尾雌鯢先後產卵4000多枚,並順利實現人工授精。“可惜因為泉水裏含有水霉菌,孵化沒有成功。”李國洪遺憾地說。
一流設備,娃娃魚安居“大別墅”
為了使水質完全達到無病媒生物的標準,2011年底,養殖場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水處理技術和設備。
“養殖場現在所有用水,都要經過這個過流式UV光解水處理係統。”李國紅介紹,經過這個處理係統,水中的細菌、病毒、病原微生物1秒鐘之內被“全部消滅”。
至此,娃娃魚們全部“喝”上了純凈無菌的礦泉水。

倣生態繁殖區。
2011年底,實現了工廠化規模化養殖的室內立體養殖場,紫外線消毒殺菌係統安裝調試投用,結束了以往靠消毒液消毒的歷史。
“紫外線消毒殺菌係統保證了養殖場全方位消毒,不留任何隱患。”李國紅介紹。
據了解,養殖場每天提供給娃娃魚的魚蝦必須保證100%新鮮,並嚴格消毒。娃娃魚當日未食用完的魚蝦,必須及時清理出去,以免影響水體。
據悉,養殖場還建起了重慶市第一家大鯢科研所。由養殖場出資30萬元,聘請了由知名專家組成的科研團隊開展娃娃魚馴養繁殖、倣生態養殖試驗示范、種質資源庫建設、防病治病等相關研究。
有了一流的設備,娃娃魚安居在流水潺潺的倣生態養殖池內,再也沒有出現過任何閃失。
如今,養殖場內娃娃魚存欄量已經達到了650尾。“商品鯢市場價3000元/斤,種鯢的價值就更高了。這群娃娃魚至少價值700余萬元。”李國紅透露。
“娃娃魚的繁殖技術是世界級難題,必須從親鯢培育抓起,定期補飼微量元素,解決雌雄性腺發育不同步的問題。”李國紅介紹,養殖場的科研究團隊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正在抓緊展開相關研究,有望今年內成功實現人工倣生態繁殖。(記者 鄧國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