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標籤辨環保牛仔褲 - 香港新浪網
Dated: 08 March,2012
Levi’s社會及環境可持續發展部副總裁Michael Kobori說,製作牛仔褲減少用水,不會因改良製作方法而加價。(李澤彤攝)
Levi’s引進「Water>Less」(少用水)標籤,讓市民辨別「節水」服裝。(李澤彤攝)
【明報專訊】當「碳足迹」漸漸深入民心,國際間已鼓勵進一步踏出「水足迹」(water footprint)。一條牛仔褲的圖紋各有粗糙柔和,原來平均要用上42公升水才能「洗出」各種效果,相當於以花灑持續淋浴約2分鐘。有國際著名牛仔褲品牌近年已引進「Water >Less」
一條牛仔褲 用水3000公升
參與計劃的美國牛仔褲品牌Levi’s,去年已在港推首批「Water >Less」
Levi’s社會及環境可持續發展部副總裁Michael Kobori接受專訪時指出,2007年起研究一條牛仔褲的生產過程中究竟要用上多少水,結果驚人。原來由栽種棉花、製布、裁縫至送到消費者手上,然後被人棄置回收或送到堆填區,「一生」要用水3480.5公升,相當於進行53次7分鐘花灑淋浴、填滿兩個標準游泳池有餘。
撇除種棉和消費者濯洗,Kobori解釋,每款牛仔褲圖紋均按其「方程式」製作,它們會被放進大型洗衣機及乾衣機,經歷3至10次濯洗才能形成各種圖紋,平均每條褲用水42公升。
石磨效果一樣 省水可達96%
Kobori指公司着手研究如何減少此過程的用水量,改以石頭磨出圖紋,又或在濯洗過程中混合臭氧程序等。他強調,以新方法製作的牛仔褲與傳統方法製作的牛仔褲效果完全一樣,但卻能節省28%至96%用水,視乎牛仔褲的圖紋。現時已有130萬條該公司牛仔褲標上節水標籤,相當省水1720萬公升。
他續稱,除引進節水標籤外,公司亦是「更優質棉花倡議」(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BCI)的創始成員之一,與環保團體合作,在棉花生產農地推廣減少用水和農藥的栽種方法。
IKEA、H&M、Marks & Spencer等亦是BCI的成員。Kobori強調不會因此加價,且未來有意將有關製作理念延伸至上裝衣服。
香港新浪新聞現已開設Facebook專頁,讓你即時掌握本地、中國、國際新聞、財經消息及天氣、交通等生活資訊,與朋友分享!快點到Facebook Like我們的專頁![按此 Like]
Click here to read this post at 水能煮粥亦能覆舟.
charliechou88@gmail.com
To unsubscribe or change subscriber options visit:
http://waterpurifier.firlife.com/?wpr-manage=NCUkJTElJCVOSWsweW4xMzI5ODM4OD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