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水不解決總量問題 節水更重要 - 鉅亨網
Dated: 14 March,2012
引漢入渭、遼西北水利工程、吉林中部供水工程,引遼入京……現在全國各地正在借著中央大搞水利建設的契機,上馬各種調水工程。
引漢入渭、遼西北水利工程、吉林中部供水工程,引遼入京……現在全國各地正在借著中央大搞水利建設的契機,上馬各種調水工程。
然而,正如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原主任張基堯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所說,這些調水工程無法增加全國水資源的總量,充其量只是在結構上更加優化水資源的地域分配而已,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拆東墻補西墻”。因此,在目前我國水資源總量嚴重不足、水資源利用效率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前提下,除了大搞調水工程外,更多地應該著眼於節流,即如何更好地節約用水。
而針對外界頗有爭議的南水北調工程,張基堯也分別對西線的是否開工、中線的水源是否充足、東線的水污染治理等問題做了回應,廓清了外界的一些誤區。
南水北調水價可以承受
《21世紀》:水利部的規劃還有西部大開發的規劃中說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現在在進行前期工作,目前是怎樣的情況?
張基堯:任何一個工程都需要深入的前期工作。國務院在2002年批復南水北調總體規劃的時候,其中西線工程是總體規劃的重要的一部分,這個已經批復。西線需要在規劃的基礎上把它怎么樣通過深入的前期工作變成工程的實際行動,比如說要做項目建議書,要做科研報告,要進入建設程序。當然要做到這一點,要大量的協調問題。我當時就在水利部提出過四個問題:一、調水區的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四川人提出來對他們的生態環境有影響。二、受水區工程目標和用途的問題,不能說把西線的水調來放到黃河里就完了,誰為這個水埋單?總要有目標,你要想是城市供水還是工業供水還是農業供水?哪個區域供水?三、目前確實存在一些在工程上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說調水沿線的地質災害問題,沿線有些地方寺廟的搬遷問題等;四、受水區路河規劃節約用水的問題,我們是在節水、治污和挖潛的前提下調水的。
這四個方面都要通過前期工作來做的,當時總體規劃就是在我工作范圍,西線這幾個方面都還沒有到位,所以它需要進一步的深入的做好前期工作。
《21世紀》:因為東線工業比較發達,長江下游的水質不是特別好,有人戲稱說“一江污水向北流”,這個問題怎么解決?
張基堯:“一江污水向北流”這有點危言聳聽了。南水北調東線因為使用原來的大運河來調水,所以水質差這是個事實,但是這些年來通過江蘇、山東加大對污水的處理,尤其是山東,因為它首先要使用東線來水,所以加大了治理的力度,采取了比全國更嚴格的水資源管理政策,包括用水的排放標準,所以現在應該說這幾年來水質有了很大的好轉。
因為畢竟還沒有通水,還在盡量加強治理,采取很多綜合措施。包括南四湖周邊的實際建設,我相信通過這樣的事例,東線南水北調的水一定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三類標準。前年我到南四湖去,南四湖中心部位已經達到三類標準。當然溝岔上和局部地區也存在著污染比較嚴重的問題,但我覺得通過治理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21世紀》:有人說南水北調水價過高的問題,一噸核算下來得達到10塊左右,甚至比海水淡化還要高,這個受水區能承受得了嗎?
張基堯:這個沒有任何根據,怎么會到10塊呢?南水北調的水價實際上在測算,還是要考慮到整個建設成本,考慮到運行費用,考慮到現有工程的折舊,它是按照市場基準在算的,當時我們在做南水北調規劃的時候,到北京的源水還沒到水廠的水,也不過2.1-2.3元左右,到天津的水也不過2.4-2.7元左右。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以后的水要和當地的水源結合用,這是一種補充,這種水就是5-6塊錢,現在北京的水不就4-5塊,絕不可能到10塊錢,這是沒有根據的,這是要通過測算來的。而且這個測算我們定了一個原則,南水北調的水源必須要讓受水區的老百姓能夠承受,將來大家都用不起這個水,工程不是白建了嗎?不是造成更大的浪費嗎?
《21世紀》:有沒有什么補貼機制?像河南那些比較貧困的地區,這么高的水價會不會承受不了?
張基堯:因為南水北調供水的目標是城市,當時我們規劃是44個城市。為什么供應城市?通過南水北調供應城市用水,城市原來侵占的農村的水源包括水庫、地下水還給農村,這樣一來城市為農村埋單,也符合當前城市支援農村的方向,這樣對城市來說,這個水價應該是可以承受的。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Click here to read this post at 水能煮粥亦能覆舟.
charliechou88@gmail.com
To unsubscribe or change subscriber options visit:
http://waterpurifier.firlife.com/?wpr-manage=NCUkJTElJCVOSWsweW4xMzI5ODM4ODM5